“ 法国客户又下新订单了!”温州沃铂文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套套质地透明、刻度清晰的学生文具用尺正在生产,而它的前身是海洋废弃塑料瓶。该公司总经理赵温亚表示,由于这批出口文具
海洋塑料垃圾治理是一个热门线个县(市、区)均设置了“蓝海驿站”,让沿海3公里内生产生活产生的海洋塑料废弃物有了“栖息所”,并以比市场价高出10%至15%的回收价格,吸引周边渔民、居民参与回收工作。
文具尺的出生地——位于温州湾附近的龙湾区“蓝海驿站”,近百平方米的空间内,海洋塑料垃圾被规整分类,塑料瓶、PE渔盘、ABS浮球、PA白色渔网等各自安放,其中塑料瓶还按白色、绿色等做了细分。
“蓝海驿站”工作人员介绍,“这捆塑料瓶净重13千克,现在市场价每千克2.8元,我们这里按每千克3.2元算。”
“蓝海驿站”推出后,受到不少渔民欢迎,旧渔网、破缆绳大多塑料质地,使用一两年就会报废,渔民回收售卖还能有笔增收。驿站里,存储海洋塑料废弃物达到一定量后,会统一运输至“蓝色工厂”加工。整个收集和运输过程实时监控,产生可追溯的二维码,工厂接收后也会同步记录。
被称为“蓝色工厂”的瑞安市瑞涵环境资源有限公司,在这里,海洋塑料废弃物将一步步转变成为低碳环保的再生塑料粒子。
“处理海洋塑料比直接回购塑料成本更高、工艺更复杂。”该公司总经理陈文远表示,精细化分类后,下游工厂就能做出更高品质的再生塑料制品。目前该公司已与50多家生产企业合作,将海洋塑料再生材料应用于小家电、汽配、箱包等领域,六成产品销往海外。
2025 年 9 月 3 日,由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携手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发起举办的“海洋塑料污染防治论坛”将在浙江・宁波・宁波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聚焦 “以旧换新” 建立渔具网具闭环回收体系,汇聚行业协会、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共商解决方案,拟定会议安排如下:
中国渔具网具遗弃海洋现状与以旧换新创新路径探索——拟邀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
科技赋能海洋塑料回收,打造高值化再生链条——拟邀瑞涵环境/特普爱/东莞国亨/宁波坚锋/浙江沃府等
从海洋到纺织,废弃渔网的绿色重生之路——拟邀睿莫环保/金发科技/浙江英瑞特/三叉戟新材料等
再生塑料含量的可追溯性要求(海洋塑料)团体标准和数字化追溯平台搭建——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
海岛渔业社区海洋塑料及废弃渔具治理实践——拟邀舟山绿色海洋生态促进中心/野生救援(北京)代表处等
(文章素材来源于浙江日报,原标题《温州“蓝海驿站”实现废弃物再利用 海洋塑料巧做文具》)